中国热钱流出原因?

伏叙阁伏叙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热钱”不是一个官方概念(至少在IMF的文献中找不到)。这个概念是媒体和学术界给炒起来的。 它的本质其实指流动性过剩;所以只要发生流动性过剩,就会出现热钱的状况。

我国现在面临的情况就是外汇占款过多(即外资大量流入,相当于外币存款增加),基础货币供应过量。而外汇占款在广义货币(M2)中的比重居高不下,2010年4月甚至达到了历史最高的68%。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央行在外汇市场上持续卖出美元、买入人民币的结果。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国内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

为什么会有通胀压力呢? 这跟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竞相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大有关系——美国、欧洲、日本纷纷释放天量货币,原本应该流向国内的资金,大部分通过贸易渠道流到了国外,造成我国的国际贸易顺差大幅扩大。 而为了刺激疲软的经济,中国政府也加入了印钞机的行列,于是国内本就充裕的资金供给更加充足了。

除了宽松的宏观环境之外,我国的通胀压力还来源于石油等大宗商品涨价—这直接影响了我国物价水平。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央行采用了扩张性货币政策(也就是大水漫灌),超发的货币通过贸易渠道流出,本来应该购买中国商品的外国货币变成了进口原材料和产品,于是原材料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纷纷上涨。 这时候如果国内企业有竞争力,就可以把原材料成本部分或全部转嫁给消费者(比如前段时间食用油的价格暴涨),这样政府可以不增发货币而实现物价稳定;但是如果企业没有竞争力,就只能通过减价销售来满足需求,这样尽管商品销售收入增加了,但是企业利润反而下降了,货币并没有增加 ——这就是我国当前通胀环境下企业经营困难的现实情况。

那怎么办呢?经济学的理论建议是:减少货币供给。然而国际上正在掀起新一轮的量化宽松进程,而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中重要的一极,不可能独善其身。既要保持经济发展的独立性,又要面对通胀的压力,中国选择了继续扩大内需的战略。这意味着还要加大货币供给的力度,只不过这次多出来的货币不单独面向国外,而是主要在国内消费。而这恰恰推动了“热钱”的流动。

容妍凌容妍凌优质答主

房地产调控的开始,标志着中国从一个经济增长过热的经济体,重新回归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这也就意味着大量投向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将难以获得过去一样丰厚的回报,“在经济过热的时候,钱是滚雪球,越来越大,但现在雪变少了?”,这种变化导致中国国内资金收益率大幅下挫,“无股不熊”、“高房价不能继续上涨”等市场特征表明,中国即将进入到资本回报率大幅下挫的通道中。

而与此同时,美国、日本已经开始重新启动经济刺激政策,这将使得两国陷入通缩威胁下本已经很低的利率,继续处于低位运行,而通缩压力的解除将使得经济回升,投资回报率逐步好转,这在最近全球股市,不跌反涨中已经得到初步的验证。中美两国资本回报率此消彼涨的变化,将使得热钱加速流出中国,而中国外汇储备和贸易盈余的回落,将使得资本流出的趋势进一步强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